螺絲產業概況

螺絲產業概況 螺絲工業雖不是尖端科技工業,但其產品是機械,土木、建築、電子、汽車、電機 …等涵蓋所有產業不可或缺的基本零件,是以工業化程度愈高的國家、對螺絲類產 品的需求量也愈大。 初期發展 內銷為主 台灣螺絲工業的掘起,大約是在二次大戰之後,初期均以內銷為主,生產方式為手工 或自日本進口機械加工為主。越戰期間,由於美援指定在台採購,遂使此行業有了發 展的契機,由日本進口低碳鋼盤元,在台生產尺寸較小的木螺絲,機器螺絲等不須熱 處理的產品,產量雖小,但逐漸有了大量生產的雛型,並對於往後台灣螺絲工業在國 際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具正面的效果。 生產設備 自行研發 民國62年,台南三星五金工廠研發高速螺帽成型機成功,其速度、品質不遜於外國先 進 產品甚而超越,進而帶動台灣螺絲成型機研發風潮,不斷突破瓶頸,為台灣螺絲工 業奠 下良好的基礎。 台灣螺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螺絲業得以在台灣生根,有其基本的發展因素。大體而言台灣發展螺絲工業有 以下3 個主要因素: 1.技術利基: ˙尖端材料科技人才充裕。˙電腦輔助製造系統使用普遍。 2.成本利基: ˙螺絲產量大,成本控制經驗豐富。 ˙國內產業專用機械設備價廉物美。 ˙週邊產業十分發達,價格與交貨期競爭力強。 ˙人力素質與工作時間具競爭優勢。 3.穩定之材料供應: ˙製造螺絲所需的碳鋼線材由中鋼等廠商作穩定的供應。 目前朝高級高級品發展 由上述各項利基可知台灣具有各種優越的競爭條件,而目前正全力整合加工技術來配 合發展,產品結構朝向高級品進軍,提高附加價值,增進研究發展實力,相信不久台 灣螺絲必能凌駕世界水準之上。 轉載自螺絲工業同業工會